谷银观点

谷银基金行业月度简报 | 高端制造板块

2019-05-24 孙钢德、杨璐宁 阅读

政策、法规、知识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经历了飞速发展,从总体规模来看,出现了大幅提升,综合实力也不断增强。据去年工信部数据,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56家制造企业进入2015年世界500强企业榜单,2015年工业总产值已达23.65万亿元,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

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虽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创新能力却在明显增强。一批高端装备取得突破性进展。“神舟”系列航天飞船成功发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成功,ARJ21新型支线客机交付商用,长江三峡升船机刷新世界纪录,多轴精密重型机床等产品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高铁、核电、通信设备等具备全球竞争力。2017年工业产值高于美日德总和,如果顺利,十年内中国将成为世界30-40%的制造业产值的产出国。

科技研发投入不断加强,除了华为等少数民营企业,当前中国的核心制造企业主要来自中国的几十个央企制造业集团,他们多数是名字以中国开头的大型制造集团。2016年中国制造业的500强中,研发经费的排名前五名分别是:华为、中国航空、中国航天、中国兵器装备、中国船舶重工。2016年8月的高铁市场份额,中国中车集团占全球高铁市场69%,日本川崎+日立两家加起来9%,法国的阿尔斯通8%,德国西门子3%。也就说全球高铁中国占七成,日本一成,欧洲占一成。而随着一些民营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各种高精尖工业设备和产品也不断进步,同时中国工业总产值近十年每年份额以超过1%的比例在快速增加。

装备制造业能取得如此骄人成绩,一方面得益于技术研发的投入;另一方面,优秀民族企业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对“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高度支持和责任担当。以航空产业链为例,2018年6月2日,海航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合作协议内容,海航集团计划未来逐步引进并运营100架ARJ21新支线客机、200架C919大型客机,助推国产飞机实现规模化、市场化运营,在国内外进行商业化运营的同时,探索打造国产飞机服务保障体系。第三方面,除了内需激活市场外,国家产业政策也是刺激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的保障,以2016年(“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更有代表性)为例,我国密集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如下图所示:

1.png

根据《“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要分为五大领域。如下图所示:

2.jpg

1轨道交通装备产业

总体来说,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在主要产品领域取得了突破,基本满足了我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需要,部分产品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存在的瓶颈同样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研发能力不强;

2)产品技术标准体系有待完善;

3)产业配套能力薄弱; 

4)国际化能力有待提高;

5)管理体系不健全。

3.jpg

历经多年的发展,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已进入自主研发、设备先进、配套完整、规模经营的发展阶段,拥有集研发、设计、制造、试验和服务于一体的完备制造体系。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发展迅猛,市场空间日益壮大。其中以高铁为代表,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与坚持自主研发的道路,我国高铁技术已十分成熟,2016年6月,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的成功研制和投入使用意味着我国在高速动车组领域已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截至2016年底,我国在运高铁里程已达2.2万多公里,占全球65%左右,同时,我国在轨道交通装备领域已签订、建设及完成了一批国际合作项目,涉及众多沿线国家和地区,拥有着广阔的海外市场。

“十三五”期间,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将得到快速发展,预计将保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到2022年其年销售产值将达到1.2万亿元以上,发展空间巨大。

2智能制造装备产业

机械装备的智能化是一个工业发达国家的重要标志,包含先进的制造技术以及先进的核心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在装备产品上的集成和融合。是国家产业发展的原始动力。近年来,我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增长势头迅猛,初步形成一定的规模。2009年,智能制造装备行业销售产值约为3600亿元,2015年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销售收入超过1万亿元。从2013年开始,中国逐步成为世界最大的机器人市场,未来需求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制造业智能化的升级改造,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呈现较快的增长,2017年市场规模突破1.5万亿。

4.jpg

3航空产业

航空产业主要包括航空器制造、航空器运营两大主要子行业。其中航空制造业主要包括飞机制造、直升机制造、发动机制造等细分领域(可参考文章提到的航空产业架构图)基于我国军费的稳定增长以及对航空武装力量的需求旺盛的现状,我国军用航空市场仍有巨大发展空间,军用飞机发动机未来近20年的市场需求约0.8万亿元。相比之下,受益于强劲的经济增长与客流增长,民用飞机市场更庞大,我国民航运输业近年来大部分时间里一直保持着10%以上的速度增长,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市场。根据波音公司2015年的预测,未来20年中国将需要6330架新飞机,总价值达9500亿美元,民用航空发动机未来近20年的市场需求可达1.5万亿元。

以军机为例进行行业梳理

——上游: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升,各研究所分工明确

代表国产航空工业最高水准的4个“20”

资金技术密集、进出壁垒高。上游飞机设计研发是航空产业链的核心部分,投入大、产品研发周期长,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民营公司很难进入,竞争程度较低,研发机构主要集中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下属研究所。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升。经过60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建立完整的航空工业研制生产体系,研发出了以4个“20”为代表的世界级先进军用飞机。歼-20、歼31的列装,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同时研制两款四代机型号的国家。运20的列装,使我国成为第4个自主研制大型运输机的国家。正在研发的直20,将一举解决我国10吨级通用直升机缺乏困境。可能研发轰20,使我国战略轰炸能力大幅提升。

军机设计研发机构高度集中、各有所长。军机类型众多,中航集团针对不同机型,划分了若干总体研究所和关键技术研究所,对军用飞机进行重点研发。其中601所、611所、650所和602所等主要研发飞机整机,如歼10、歼20等战斗机及教练机、直升机等。

5.jpg

中游的飞机制造又可以分为航空材料制造、航空部件制造和总装集成制造三个子产业链。其中,子产业链中的上游航空材料供应商分别为机体、发动机和机载系统提供材料,主要材料包括钛合金、高温合金等。航空航天材料领域呈现高行业壁垒的特点,在技术能力、渠道资源、人才与团队、资质与认证等方面对企业要求较高,从而有效阻碍了新进入者,对业内既有企业形成保护,使业内普遍享有较高毛利。中游为航空部件制造,包括机体、发动机和机载系统。主要为整机厂提供零部件、机电系统、航电系统等。航空部件具备“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特点,以航空电子系统为例,在军机上航空电子系统产品总价值占比可达40%左右。下游整机总装集成商包括西飞、沈飞、成飞、哈飞、昌飞等。整机总装行业同样集中度较高,每类军机都以1~2公司生产为主。

热点、趋势、动态

如果说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脊梁,那么高端装备制造业则是高端制造业的主要部分,是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一个如此重要的产业,它的未来趋势如何,值得每一个领域内企业重点关注和思考。

(一)智能制造装备产业

(1) 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系统: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建立集计算、通信与控制于一体的信息物理系统(CPS)顶层设计和智能制造系统,推进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

(2)推动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迈上新台阶:构建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全面突破高精度减速器、高性能控制器、精密测量等关键技术与核心零部件,重点发展高精度、高可靠性中高端工业机器人。

(3)打造增材制造产业链:突破钛合金、高强合金钢、耐高温高强度工程塑料等增材制造专用材料。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交通设备、个性化制造等领域大力推动增材制造技术应用,加快发展增材制造服务业。

(二)卫星及应用行业

(1) 加快卫星及应用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星座和专题卫星组成的遥感卫星系统,构建“大数据地球”;打造国产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运营服务平台;形成覆盖全球主要地区的卫星通信广播系统;建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形成高精度全球服务能力。

(2)提升卫星性能和技术水平:掌握长寿命、高稳定性、高定位精度、大承载量和强敏捷能力的卫星应用平台技术;优先发展遥感卫星数据处理技术和业务应用技术。提升宽带通信卫星、移动多媒体广播卫星等技术性能。

(3)推进卫星全面应用:完善卫星数据共用共享机制;推动“互联网+天基信息应用”深入发展;打造空间信息消费全新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建立“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

(三)海洋工程装备产业

(1)重点发展主力海洋工程装备:加快推进物多功能海洋工程船等主力海工装备系列化研发,构建服务体系,设计建造能力居世界前列。

(2)加快发展新型海洋工程装备:突破浮式钻井生产及海上试验场等研发设计和建造技术,建立规模化生产制造工艺体系,产品性能及可靠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加强关键配套系统和设备研发及产业化:产学研用相结合,提高深海观测系统等关键配套设备设计制造水平,大力发展海洋工程用高性能发动机,提升专业化配套能力。

(四)航空产业

(1)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发:突破大涵道比大型涡扇发动机关键技术,支撑国产干线飞机发展。发展1000千瓦级涡轴发动机和5000千瓦级涡桨发动机,满足国产系列化直升机和中型运输机动力需求。发展使用重油的活塞式发动机和应用航空生物燃料的涡轮发动机,推进小型发动机市场化应用。

(2)民用飞机产业化:加快实施大型飞机重大专项,完成大型客机研制,启动宽体客机研发,突破核心技术,大力开发市场需求大的民用直升机、多用途飞机、特种飞机和工业级无人机。

(3)产业配套体系完善:提高航空材料和基础元器件自主制造水平,掌握铝锂合金、复合材料等加工制造核心技术。加快建设一批专业化数字化示范工厂,显著提高航空产品制造质量稳定性和生产效率。积极推进构建国际风险合作伙伴关系,建成功能完备的航空产业配套体系。

(4)发展航空运营新服务:大力培育通用航空市场,促进通用航空制造与运营服务协调发展。大力发展航空租赁。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先进航空运营体系,促进服务模式创新开发综合化、通用化、智能化的通信、导航和控制系统形成安全运营支撑体系。

(五)先进轨道交通设备

(1)强化轨道交通装备领先地位:研制先进可靠的系列产品,完善相关技术标准体系,构建现代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创新体系,打造覆盖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全产业链布局。

(2)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推进时速500公里轮轨试验列车、时速600公里磁悬浮系统等新型列车研发和产业化,构建完整产业链。加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认证综合能力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

(3)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及产业化:构建时速200公里及以下中低速磁悬浮系统的设计、制造、试验、检测技术平台,建立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标准和规范,领跑国际技术标准,为高端装备新路径提供双资整合服务。

任何一个产业的“进化”,任何一个趋势的演进,都离不开国家政策、产业资源、产业资本的三大合力驱动。而产业双资平台正是一个集合了这三大驱动要素的一个高效整合平台。“产业双资平台”,是指是由跨国公司、国企等大型企业集团针对特定产业或多个产业,而成立的品牌“资源+资本”平台,其主要通过整合吸纳产业领域内技术类企业、金融类企业入驻到平台,使企业间互通“资本+资源”有无,助力产业良性发展。中铁城市开发战略联盟就是一个同时具备这三大要素的产业平台。

世界500强中国中铁旗下中铁置业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铁置业上海投资有限公司,是中铁置业土地一级开发板块的专业公司,依托中国中铁特大央企、百年品牌、世界500强的雄厚实力,和世界建筑行业龙头企业、百余座鲁班奖的辉煌成就,始终领先前行,打造中国一流的城市综合运营商。基于世界500强国际品牌势能,中铁置业上海投资公司,以“城市综合开发”的模式,成立中铁城市开发战略联盟,进军多类热点行业产业市场。

在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中铁城市开发战略联盟,首先整合了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国际范围内的优质技术型企业入驻联盟平台,形成了覆盖科技研发、科技转化、产品开发、产品生产等全产业链的“高端装备技术集群生态”,助力平台内企业在先进技术层面互补合作。另外,在金融资本层面,中铁城市开发战略联盟也整合了众多金融类企业入驻到平台,对于加入到平台的企业而言,则可以享受“资源+资本双抱团”的平台效应,为入驻到平台内的企业提供资本支撑力。

此外,中铁城市开发战略联盟,依托“特大央企”的品牌背书,中铁城市开发战略联盟,更可以为入驻到平台的企业提供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更大的政策服务。在高端装备五大子行业全力向新时代、新方向演进的趋势背景下,中铁城市开发战略联盟将提供“政策+资本+资源”三大矩阵式服务,助力平台内企业率先博取下一个时代趋势下的发展优势。

上市公司/标杆企业分析

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863”高技术成果产业化基地、中国电子信息企业百强。公司于1999年成立,2000年在深交所上市,是华中地区一家高校背景的上市企业,也是中国资本市场上一家以激光为主业的高科技企业。华工科技以“激光技术及其应用”为主业,在已形成的激光装备制造、光通信器件、激光全息仿伪、传感器、信息追溯的产业格局基础上,针对全球“再工业化”发展趋势以及自身特点, 集中优势资源发展智能制造关键产品及解决方案。秉承“为制造的更高荣耀”的企业使命,公司旗下企业华工激光、华工正源、华工高理、华工图像、华工赛百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工业、钢铁冶金、船舶工业、通信网络等重要领域。华工科技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与服务,已与众多全球500强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华工科技依托于技术和产品实力,目前在车身激光焊接领域的国内市场份额达到50%;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加热器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且已成为特斯拉等知名企业的供应商。华工科技正在紧跟下游行业热点需求,不断推出新产品,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条新能源汽车全铝车身焊装生产线,已经在去年量产上市。此外,为抓住OLED(有机发光二级管)行业产能转移的机遇,公司还开发了全面屏的全自动切割设备。

在投资者较为关心的新能源汽车应用领域,华工科技目前正在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用加热控制系统、PM2.5传感器等战略产品。综合行业分析师的观点来看,华工科技大功率激光是唯一能够实现整车线设备国产替代的企业,有望充分享受行业性景气;此外,作为领先的多功能传感器方案提供商,公司产品聚焦智能家居和智能汽车应用领域,随着物联网和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传感器需求也有望迎来高速增长。



个人用户登录 机构用户登录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
会员注册
注册类型: 个人 机构








发送验证码

找回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邮箱绑定
更换手机


委托人权限登录

由于个人隐私既客户权限问题请点击输入身份证号码进行查看您的资料